close


TUAA結束後,也沒什麼在騎車了
這次是Peter和飛姐邀約
雙橫路線,而且還有補給車
加上這一次,今年就是第三次上武嶺了
也沒有行李負載的問題,還不心動嗎XD

出發前一天就先回到中壢,和大家會合
第一天就是翻過北橫,再上宜支到武陵
到角板山才真正全員到齊
可是怎麼有兩台車已經在補給車上@@

單車的主人是安德魯和小育
補給車駕駛是Alvain,也是安德魯的弟弟
從桃園"開車"過來和大家會合
(內心os:怎麼不是用騎的XD)

兩位女生是飛姐和水水


時間七點半,真的要出發了!


連角板山的下坡都還沒滑完,就爆胎了XD
公路車爆胎,要拿700c外胎才對
但是...


從中壢到這邊也才騎30公里而已啊XD

看樣子一路上不會無聊了 XD



角板山之後的北橫,已經很久沒有騎過了
羅馬公路招牌後的圍牆也拆了,難看的塗鴨也消失了



值得注意的是,蘇樂橋已經完工了
截彎取直後,路線又少了一小段路




在巴陵這邊簡單補給後,就挑戰北橫最高點 四陵了




看到照片後....
我這段應該是已經熱身完畢了
這邊只有用到34/21,時速一直保持在13,14左右
到這邊只剩下我和小育 Orz


到明池這段變成小育熱身完畢了
一路上都只能跟在後面...

一到明池就變冷了許多,還好補給車已經先上來
穿上風衣後,看小育被狗追XD


下坡這段就和補給車分開了
補給車先行去買午餐,只剩下男生騎下北橫
才沒騎多遠就開始起霧了,能見度大約15公尺左右

也因為變冷的關係,右小腿變得有些敏感
看樣子九月份太多高強度的活動,肌肉也有些許損傷
開始下滑時也很危險,速度太快會看不到髮夾彎
好在過了幾個彎之後,霧氣逐漸散去
拿出相機的時候,已經開始把風衣收起來了 XD




後來接到電話,補給車那頭在買午餐了,之後就會和我們會合
於是我們愉快的上路了
真的很愉快,看到圖中是不是有什麼東西??


有些事情果然不是說忍就忍
命運來的時候,躲也躲不掉XD
還和路邊經過的車輛要衛生紙
當事人還不忘和過往車輛打聲招呼XD


之後就.....
到飯店了(誤)



和補給車會合後,也把相機收起來了
遠方的天色昏暗,看樣子前方應該在下雨中
在路邊吃飽後就上路
沒多遠就開始飄雨,我也穿上風衣
結果就是裡外都溼透了
隨著海拔上升,氣溫也隨之降低
雖然不致於騎到發抖,身體還是不斷地在出汗
但是一停下來就會變冷,所以也沒什麼停下來過

沒多久,飛姐竟然追了上來
她說用Eurus爬緩坡輕鬆許多
也問我前方的陡坡大致如何
我印象中有兩段陡坡,但是實際上的長度已經忘了
畢竟上次爬這段是兩年前的武嶺會師
今年會師下山雖然是走這條,但是下坡並不會有太大的印象
看見前方一個之字型的坡道,直接騎上平台
沒想到這才只是惡夢的開始

開始後悔用12/23飛輪了
怎麼退檔還是34/23,用力騎才能讓輪子轉動
上了平台才回憶起當年第一次上來的景象
沒錯,這裡就是四季平台
一點也不"平"的四季平台
看著兩旁的高麗菜田,完全不浪費路旁任何的空間
就算在石頭旁,還是長的出一顆顆完整的高麗菜
然後再看著遙遠另一頭的險降坡招牌
多麼希望可以快點抵達,結束這段惡夢般的爬坡
第二段陡坡就平易近人了些
拐幾個彎就進到南山了,也再次和補給車會合

最後這段到武陵的山路
也不管齒比的問題,直接用23齒去踩
小腿的狀況也變得有些糟糕
此時的能見度比起上午更糟
如果早上有15公尺,那現在只剩下10公尺不到
看著路旁的白線那當作前方路線的指引
再一邊觀察著路旁是否有涼亭
因為一到涼亭,就表示著上坡路段結束,要開始下滑了
但是在大霧當中,路旁的樹怎麼看都像涼亭
也一直嘗試變換騎姿,三不五時就試試推把抽車
交錯使用股四頭肌與臀大肌
中間騎一騎遇到小育,然後又被小育海放
也不知道騎了多久,終於看到思源埡口的招牌
我還沒有在晴天的時候來過這邊
後來也決定上補給車了,下山的時候怕太冷小腿會抽筋
才一上車,完全和在外面的感覺不一樣
坐在車上可是會上癮的啊 XD
不過還好有上車,看大家在武陵前被最後一小段上坡補尾刀XD


晚上和Peter睡同間
吃完豐盛的晚餐後,睡前還有一杯熱可可
就這樣一覺到天亮


第二天一大早就是個好天氣
不過...

騎車的人少一位


等到真正上路已經八點多了
到了武陵叉路,已經快九點


昨天在野外XX被草割傷的小育
到這邊也拿出藥膏來擦

然後就走到遠方獨自擦藥去了XD

離開武陵後,先爬了"一小段"的上坡
然後才進入連續10公里的下坡路段
經過環山部落還特地停了一下

之前兩次都是在這邊住下
如果不是要住這邊,也不會特地走下去部落吧


過了最後幾個連續彎,就要結束今天的好日子了



10公里的上坡一下子就結束了,然後在梨山悠閒的補給XD


但按照行程計劃,不應該這樣悠閒才對
今天的里程是180公里,預計的午餐點在清境
而現在出發已經快十一點了,午餐點會在大禹嶺
而且午後的天氣還有很大的變數


【這張照片告訴我們,手煞車要記得拉】

到大禹嶺約30公里
10公里的平路,加上20公里的緩坡
這段路再怎麼久沒騎,我想我還是不會忘記 XD

這段路騎的再快也沒用


昨天在武陵就已得知路線管制的問題


這邊大家又會合了,飛姐也上了車

看車子爬不上去在空轉的時候,就知道車子的驅動方式是前輪還是四驅了

會車也卡了好久...



尤其是拖板車...

這段路就變成我和水水兩個人騎
小育和Peter在前面,距離也慢慢拉遠了
不過和水水騎有一個好處
可以非常了解後面有沒有來車XD



【怎麼有頭亂入...】


說起來我已經是第五次來到欣欣餐廳了

只是我從來沒有在這裡看到雨下的這麼大


後來做的決定是,先載一些人翻過武嶺
到沒雨的地方再下車繼續騎
實際上以目前的時間來算,也沒多少時間讓我們騎上武嶺了
看的出來小育很想騎最後這段,不能騎所以去買了Heineken XD


等補給車再次回來,然後單車全上架

雨已經沒什麼在下了,但是開始起霧
而且山上還是持續在下著雨










說真的,坐在車上又是另一番感受
真的不知道以前到底是怎麼騎上來的
以前都是34/25,個位數的時速龜上陡坡
現在雖然有7850加持,但是用34/23能撐多久
自己也不敢說多有把握


【再見了,武嶺亭】

後來不知道做了什麼,擋風玻璃前全是霧氣...


車子一直開到鳶峰前,才沒雨放我們下車
補給車還要回去救剛才載到昆陽的同伴
雖然穿了風衣,還加上腿套
但現在又溼又冷的天氣還真是個考驗
下山途中一直遇到要騎車上山的車友
真的是Never Stop.....

下滑到清境就把風衣脫掉了
過了人止關,只剩下最後的緩下坡
這天是星期六,上下山的車輛都很多
有時候沒跟好車,後方的汽車馬上就會來補位
為了追上前方,時速飆到50幾
後來追上了Peter,看看是否要再繼續追上小育
合作了幾次就決定放棄了,用CT盤的齒比要追擊實在太吃力
更何況今天不是下了山就結束Orz

時間接近下午五點,剛從埔里要離開
離今天的休憩點 東勢,還有60公里
應該是剛才下坡騎太兇的關係,碼表的感應磁鐵有點跑位
現在時速怎麼看都只有10多,甚至掉到10以下
騎起來挫折感大增,明明目前時速有20多公里
到東勢的路是台21線北段,有兩段比較長的上坡
第一段撐久一點就結束了,但天色也完全變黑
後來由補給車墊後,來提供前方路線照明
前面不知道為什麼在拉強度,第二段坡越騎越快
有幾次都快要掉隊了,還真有練車的味道
掉隊太多次,結果就被補給車收容了 Orz
一上車後的第一個彎,就是個超陡的髮夾彎
這時又很慶幸自己上車了 XD
後面這段大約還有20公里
在前面的小育和安德魯是沒有裝前燈的
到了下坡路段,單車的速度可是比汽車還要快
但為了提供照明,有些時候都跨越了中線
坐在車上都是緊緊握著扶手不敢放
看樣子頭文字D還是玩玩大型機台就好了....

最後終於在晚上七點多抵達長緹飯店
很快地吃飽飯,然後就進入了夢鄉....



以上都是理想狀況
實際上到了快九點前吃完晚餐
不是因為吃太久,而是等了好久
才吃到了不太熱的焗烤千層麵
Peter晚上竟然打鼾了,前幾天都沒有
而且呼吸還很急促,想必是真的有累到
十一點在半夢半醒中被吵醒,外面應該有個大家庭回房間了
爸爸抱著小孩,不斷地和親朋好友道聲晚安
聽起來應該是全家老小都拜訪了一遍...(angry)

又過了一天....


睡不好的除了我之外還有小育
一樣身受其害,只是他不知道是誰在打鼾
我會很清楚,因為我睡中間QQ
今天回程只剩120公里
理論上是輕鬆的台三線



當然只是理論上


水水第二次爆胎
補胎完後也上了補合車
只剩四個人,所以強度又稍稍提高了XD





【好大顆的草莓】



【補給時間】

到這邊大約才三十多公里而已
還沒有到獅潭
台三線最遠也只有騎到仙山入口而已,之後的路線都沒騎過
所以這段都是未知的路線
騎一騎又突然覺得右小腿有些感覺
後來乾脆整段抽車把這段坡騎完
減少小腿的負荷
到坡頂時念頭一轉,看能不能追到小育
下坡壓低身子,最高滑到62KM
果然前方又出現小育的影子了
過沒多久就追上,但也維持不久
這樣一來一往,換成我在消耗體力了
看到111還記得拿出相機


但下次看到里程標誌時,好像已經是104左右
到三灣午餐後,換我上了補給車....

離中壢大約只剩60公里的路程
本來想說到關西再下車
結果...


雨大到把蜻蜓擊落了(誤)


小育風雨無阻繼續往前騎


後來換成Peter,飛姐繼續騎
中間有一段雨勢變小,看起來要好轉
但是後來的雨量大到路面積水

到關西才沒有下雨,下車後又趕緊回去載其他人



還有一位呢??

等到Peter,飛姐回來後
才接到從小育手機打來的電話,他已經在中壢了 囧
他還說中間等了我們20分鐘,沒看到人就自己先騎了

回途的路上還是下著雨


回到台北就沒有在下雨了
至少不用淋的一身溼回到家裡
今年第三次上武嶺,也是坐補給車坐最久的一次
這次旅行,很難得不是以主辦人的身份
而是以參加者的身份來騎車旅行
也因為路線之前曾經走過
Peter寄給我的資料也只有稍微看一下而已
其他的就靠以前的經驗就夠了XD
因為是參加者,也是同行中年紀最小的
所以也受到了不小的照顧
有時候都覺得不太好意思

結果現在又在想下次要去哪邊騎車了
還有兩個星期左右,就要登入國軍online
再來安排個太平山如何? XD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nyhws6 的頭像
tonyhws6

HWS旅行日誌

tonyhws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